(上接1版)现代农业发展快速推进。45个现代农业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4%,华阴市民长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大荔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建设等25个项目建成,乳制品、苹果等四大产业纳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3万亩,渭北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程完成干支渠清淤改造295.7公里。
商贸服务亮点纷呈。37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中,渭南高新区电子商城运营中心、华州区磨村市场家具(居)新商业模式体验店、澄城电商产业园、中创高科产业园和白水县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8个项目部分建成投用,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索道增容(南线索道)等一批文旅项目有序实施。
社会民生项目推进成效显著。98个社会民生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6%,医疗卫生领域“两馆一中心”积极推进;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新增学位12560个;组织精品体育赛事17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扎实推进,完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12个,市养老示范服务中心主体完工。
一组组精确的数据,记录着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成效,一个个落地的项目,清晰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脉络,每一笔投资、每一次创新、每一项突破,都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持之以恒优环境增活力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2023年,我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到项目审批、企业开办、服务群众的各环节、全过程,全面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模式,对市级重点项目土地和环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连续三年实现一季度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全部办结目标。
2023年,我市在提升项目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联办联动改革,实现“标准地”100%全覆盖。渭南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的建成,实现线上交易、缴税、办证“一网通办”。12345营商环境“企盼渭来”热线为企业提供“电话办、网络办、全时办”服务模式等经验,获全省复制推广。同时,我市印发了《渭南市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评价激励办法》《渭南市高质量项目融资服务工作方案》,积极开展资本市场服务对接,推进高质量项目融资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成功争取政策性贷款投放资金138.2亿元,并与4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授信金额近200亿元。渭南市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建成,涵盖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服务、市场开拓、诉求受理、数字化赋能等服务功能,批量向企业梳理推送工具包、政策包387项,涉企热点749条,其中可在线申报政策48项,目前已完成495家企业线上申报。全市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跃动的音符,共同奏响了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旋律。2024年,渭南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