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
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保险公司签约知识产权战略协议
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普法宣传
第三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决赛现场
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第三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渭南分赛
地理标志产品“华州皮影”宣传
地理标志产品“蒲城酥梨”宣传
“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富平柿饼”宣传 本报记者 杨洁
“1972年,西北农学院专家以莎能奶山羊为父本,和当地奶山羊进行杂交,繁育了蜚声中外,更适合关中地区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关中奶山羊’。富平羊奶粉粉色乳白,颗粒均匀,乳香浓郁,微甜略咸,冲调性好。富平羊奶粉营养丰富,经陕西省质检院检测,蛋白质含量为非脂乳固体的36.0%,脂肪28.1%,钠321mg/100g,钾1530mg/100g。”2024年10月份,富平羊奶粉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行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汇编》,里面如是介绍富平羊奶粉,其品牌历史、品牌特色、品牌优势等信息,也开始向全球进行推广,进一步增强富平羊奶粉地理标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的提升只是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折射点。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渭南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省政府督查检查中获得A等次;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评为2024年度全国优秀通联站;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贡献奖和“陕西好商标”组织申报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从绘制“规划图”到完善“施工图”
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实现了从最初的绘制“规划图”到完善“施工图”。2024年年初,我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紧接着,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改革,我市出台《渭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进计划》《渭南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随后,我市又印发了渭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共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高规格召开共建知识产权强市推进大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了知识产权局牌子。
从规划到施工,看似简单的一个步骤,我市蓄势已久。仅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处理方式就能看出。2024年,我市不断完善仲裁、调解等维权体系,降低中小企业维权成本,在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中开创了3个全省首例。率先在全省推行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线上登记、线上送达、线上公告制度,极大改善了传统邮寄方式的滞后性;完成了全省首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指导县局成功开展了6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的跨省在线审理工作,有效推进了知识产权保护窗口前置和资源下沉。
知识产权转化 从找准“着力点”到打通“梗阻点”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运用的桥梁和纽带。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转化应用以创新为引领,从找准“着力点”向打通“梗阻点”迈进。
我市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专利导航工程,组织举办第三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渭南分赛,2家企业进入决赛并荣获优胜奖。承办了全省秦创原原上企业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开班仪式,助力我市区域内创新主体技术创新。在全市开展存量专利盘活、注册、评价及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工作,目前已有357家企业完成系统注册评价工作,9件产品完成专利转让许可备案,400件存量专利完成入库工作。在华阴、富平等地召开商标质押融资授信仪式,完成11家企业质押融资登记备案工作,金额达5328.3万元。其中,太和堂公司采购运转所需资金缺口较大,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商标品牌指导站在得知企业这一困难后,及时帮企业对接联系金融机构,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互动平台。目前公司将商标作为质押融资标的在邮储银行渭南市分行临渭区支行成功融资280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问题。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人保财险西部创新中心和渭南市分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保知识产权各类保险16项,保险金额120万元。
如果说创造是形成知识产权的基石,那么转化应用就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通道。当前,创造好、保护好、运用好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市知识产权人的普遍共识和行动指南。
拓展品牌建设 从树立“标杆项”到提升“价值项”
深入拓展品牌建设广度与深度是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中的关键一步。2024年,通过对全市存量商标进行法律状态检索、查新,上门送服务等形式,我市知识产权人针对商标品牌的基础现状、存在问题开展“一站式”精细化服务。对全市4011件商标进行检索后,对1439件开展商标预警工作,帮助31家企业和协会对174件临期商标进行续展或转让。
树立“标杆项”。依托渭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围绕渭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华山”系列商标品牌,促进知识产权与文旅、文体融合,引导和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的渭南县域商标品牌;培育“品牌项”。举办全市商标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暨“陕西好商标”申报工作培训会,在华阴、潼关、富平等地开展商标品牌调研工作。2024年,新增9件“陕西好商标”,总数量达到28件;提升“价值项”。与省局共同举办陕西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陕西品牌价值评价环节,我市14个区域、企业、产品品牌参加,品牌价值高出预期,“富平羊奶粉”品牌价值高达76.88亿元,“富平柿饼”品牌价值23.88亿元,“大荔冬枣”品牌价值67.34亿元,“蒲城酥梨”品牌价值45.97亿元,“临渭葡萄”品牌价值31.97亿元。这些亮眼的数字充分展示了我市商标品牌的强大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成为驱动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知识产权保护 从形成“统筹力”到增强“驱动力”
保护好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4年,我市多管齐下,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效能。形成“统筹力”。我市印发《建立全市联合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意见》,形成检察、市场监管、公安、文旅、司法等多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强化“执行力”。我市制定下发《渭南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排查59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商超、药店等;完成40件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整改工作;2024年共受理专利侵权案件38件(其中电商案件30件),商标侵权案件43件,处理地理标志侵权案件1件,均已办结。增强“驱动力”。我市聘任了5名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家和技术调查官,这一举措充实了知识产权保护团队的建设,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向着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发挥渭南14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2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以及7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快秦创原(渭南)知识产权检查保护中心、司法保护中心和法治服务保障中心建设,降低中小企业维权成本,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构建形成大保护工作格局。
2024年4月中旬,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协查一起跨区域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执法人员现场运用数字化线上取证手段,即通过渭南市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平台移动端“知保链”功能,进行现场取证生成数字版权取证证书,并将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委托单位,高效、快捷、专业的协作得到委托单位的好评,此次调查取证采取知识产权线上线下融合手段,有效推动了专利侵权纠纷裁决案件数字办案创新模式,既保障了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又方便各方随时查看和分析,使裁决过程更加透明。
知识产权管理 从强化“落实力”到提升“服务力”
主动作为,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是我市知识产权人一直秉持的理念。
强化“落实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全市共有8家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参加“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西部地区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系列活动,国家专利导航渭南服务基地与渭南高新区签订增材制造专利导航服务协议。为更好推动公共服务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我市在富平、渭南高新区、白水分别召开公共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成果发布及启动会。
提升“服务力”。截至2024年底,渭南商标窗口累计受理各类业务1076起,处理各类发文2956起,协助缴费26万元。累计完成信息检索2300余次,专利商标检索报告40余份,上报工作动态3期,典型案例1个。截至2024年11月,我市专利授权1543件,同比增长8.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68件,同比增长7.9%;截至2024年三季度,我市商标注册量3673件,同比增长30.2%。截至目前,我市有效商标注册量为45173件,位居全省第三位。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市知识产权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作风、更实做法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稳致远。
(本版图片均由渭南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提供)